猪蛔虫病
时间: 2014-08-26 16:16 点击: 次
病因:
藏语叫“科囊参布热玛”。对三至六个月危害较大,使发育受阻,增重缓慢。猪蛔虫的成虫,尚不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,主要是当幼虫在移行过程中,可以危害病猪的肝、胆、肺等脏器而发病致死。蛔虫有雌雄之分,雌虫在肠道排卵后,卵随粪便排出体外,在适宜的环境中,幼虫在卵内孵化为有侵袭能力的幼虫。猪吃了这种虫卵后,幼虫即在肠道内穿肠而入血管,随血液循环入肝、肺,最后移行到小肠内,发育成成虫。
症状:
病猪毛焦弓背,发育迟缓,眼结膜苍白,呕吐下痢,咳嗽发烧,呼吸困难,食欲减退,精神不振,个别发生痉挛等神经症状。
诊断:
剖检尸体,可发现蛔虫。有时也可见到粪便中有蛔虫。
治疗:
一、处方一:贯众250克,槟榔90克,甘松500克,大黄250克。碾为细末,小猪5-6克,加水灌服,日服1次,连服2次。
二、处方二:鹤虱草12克,使君子12克,槟榔12克,贯众15克,苦参12克,苦梀子12克,大黄15克,芒硝15克,厚朴12克。煎煮灌服,此为中等猪用量。